技术流!同济95后博士团“跑”出抗疫“加速度”

  核酸检测个人档案库

  线上食堂、线上超市

  学生临时电子证件

  信息公告栏

  ……

  疫情发生以来

  同济大学铁岭社区的

  一个95后博士生团队

  主动发挥专业所长

  以数字化赋能

  为学生社区开发了

  智能化管理信息系统

  跑出了战疫“加速度”

  让青春在校园抗疫一线闪耀光芒

  核酸检测双重保险,确保不落一人

  

  01

  临时电子证件

  如何能快速确认铁岭社区近千名学生全部完成了当日的核酸检测?同学们开始了创新探索。

  在日常核酸检测的人数统计工作中,土木工程学院博士生党员陈子璇发现,原有的“由同学们向楼层长汇报、楼层长汇总后向楼长汇报”的形式存在反馈不及时、统计过程耗时耗力的问题,难以快速确认铁岭社区近千名学生是否全部参与了当日核酸检测。为此,陈子璇牵头相关骨干同学一起连夜开发了核酸扫码登记系统,制作了含有铁岭社区近千名学生基本信息的条形码——“同济大学铁岭社区临时电子证件”。在核酸检测现场,扫描学生手机端的条形码,管理软件对检测人数进行实时监测,同时对未及时检测的同学进行精准提醒,确保同学们“应检尽检、不落一人”。

  新系统投入使用后,优化后的登记流程极大地提高了社区核酸检测的效率,得到了师生们的一致好评。凝聚着学子智慧和汗水的“铁岭方案”也正向其他校区推广,目前已帮助沪西校区完成了1233个电子证件的制作,彰武片区的类似方案也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中。

  02

  核酸检测个人档案库

  在连续进行十多次核酸检测后,如何及时收取铁岭社区同学的核酸截图成为困扰着各位楼层长的难题。土木工程学院博士生党员马腾同学敏锐捕捉到了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巨大风险,连夜搭建程序,建立了铁岭路社区学生核酸检测结果档案,根据楼宇、楼层、学号一一对应,并且实现了随着每一次核酸检测自动更新。楼层长只需要在档案的基础上进行二次核对、查漏补缺即可。核酸个人信息库的搭建,在减少楼层长工作压力的同时,为铁岭路社区“应测尽测”工作提供了第二重保障。

  线上点餐,云上购物

  

  01

  “线上食堂”

  疫情之下,如何保障学生快速、高效、安全就餐?而如何高效地统计订餐信息、做好财务核对,是保障餐饮系统有序运行的重要一环。为此,马腾利用自身过硬的专业技能,带领铁岭社区的志愿者们迅速成立起一支信息化管理小组,设计了一套功能完备的线上订餐系统,该系统于3月16日起上线,已平稳运行至今,共服务千余名社区学生。学生只需填写问卷即可完成订餐与付款流程。根据对同学们的问卷结果,系统还可分别按照楼宇、楼层提供订餐汇总和明细,极大地方便了各楼长、楼层长的领餐工作。此外,土木工程学院博士生刘鹏还编写了程序,实现了财务核对表汇总信息的自动抓取和邮件的自动发送,为后勤进行对账审核减轻了不少压力。

  02

  “云上小卖部”

  铁岭社区严格执行“足不出户”的防疫政策。为了满足同学们日常生活物资的需求,“云上小卖部”系统应运而生。自4月4日起,铁岭社区的学生可在每日10:00-14:00填写物资需求问卷,系统就可将问卷明细表及汇总表分拣至各楼栋、各楼层,作为后续物资领取的依据。与此同时,仓储信息可实现同步更新,为后续物资调度提供参考。

  搭建信息沟通桥梁,让重要信息应知尽知

  

  为了让同学们及时了解最新的学校防控政策与措施,马腾开始制作《铁岭公告栏》线上共享文档。《铁岭公告栏》针对学生广泛关注的疫情动态、防控政策、就餐、物资、就医等核心问题第一时间更新消息,通过楼宇群向同学们“广而告之”。《铁岭公告栏》于3月13日正式上线,截至4月8日已经实现了铁岭社区学生全覆盖,浏览量达15705人次。

  在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战疫”中

  同济学子

  不负使命,冲锋在前

  为学生社区开发了

  智能化管理信息系统

  为中的高校学生管理

  开创了新模式

  提供了新方法

  为打赢这场攻坚战

  贡献青年人的同济智慧

:马腾、刘鹏、陈子璇、郭宇婷、吕筱菲

© 版权声明
评论 抢沙发
加载中~
每日一言
不怕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