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篮子守护者,上阵母女兵……校园外,上大青年这样守“沪”

  :上海大学

  人民城市,青春守“沪”

  特殊时期,奋勇作为

  疫情期间

  上大青年志愿者积极响应团市委号召

  深入社区,化身“大白”

  驻扎各个志愿岗位

  保障居民生活、协助防疫工作

  与上海这座城市一道,携手共渡难关

   “非常高兴能发挥年轻人的作用” 

  悉尼工商学院2018级本科生周冬晴加入了嘉定区嘉定镇街道防疫志愿者行列,在两周多的时间里,她从“去做核酸”到“帮人做核酸”,从“被检测”到“为他人检测”,从“小蓝”到“大白”,体验了极大的身份变化。

  每日早晨五点半周冬晴便套进防护服,一套就是一天。严格的消杀,苛刻的手势要求,核酸检测看似简单,其中的复杂和严谨只有自己做过检测者之后才能体会。就算累到双手几乎捏不住试管,她也挤不出一点休息时间,只能在心中为自己暗暗打气,咬牙继续坚持。

  周冬晴讲述道,有一天早上五点集合的时候无意中听到年长的领队跟社工说道:“太好了,没想到来了这么多年轻人,还以为年轻人们都不喜欢早起呢”作为年轻人的一员,听到老一辈这样说不免感到有些难为情,但她更多地还是为自己能发挥年轻人的作用而感到高兴。这次经历虽然辛苦,但也让她得到了超乎寻常的成就感,激励她以后继续参与到这类活动中。

   “守护居民的‘菜篮子’”

  管理学院2019级的本科生束辰倩从学校申请离校回家的三天后,她所在的浦东新区东明路街道应网格化筛查需要实行封控管理,无法外出使居民“菜篮子”问题日益凸显。经街道联系,可以以小区为单位统一代购肉菜方便居民,但132栋楼1584户家庭的订购情况统计以及后续收款工作需要招募志愿者来负责。在此情况下,她主动提出负责各户订购的收款与统计工作。她向我们解释,食材以套餐为单位计量,每份套餐约有六斤左右,分量十足,自29日订购形式转为线上群接龙后,平均每日的订单量从约200份一下上升到了约500份。

  小区居民户数多、物资量大,给大家都带来了不小的挑战。束辰倩同时还负责了社区业务的接单与引流工作,连续工作一整天是常有的事。刚开始,大量陌生的问题同时涌现,使她身心俱疲。但经过四天的不断改进和磨合,她的工作越来越熟练,受到越来越多居民和居委老师的认可。在服务社区居民的过程中,她感到前所未有的获得感和满足感,这一切都让她觉得自己的服务与付出都是值得的。

  这场大仗硬仗仍要继续打下去,她表示自己有强烈的决心要继续做好现有岗位工作,也要充分发挥中共预备党员的带头作用,不断根据实际需要继续参与到其他志愿活动中去,与所有人一起同心战“疫”,共筑坚实的防控堡垒。

   “我是党员,还缺志愿者吗” 

  上海大学进入封闭管理之初,通信学院2019级本科生陈泽正在家中准备自己的毕业设计。看到学院党支部群里的老师同学们在封校期间担当重任、冲锋陷阵后,他也希望能为防疫工作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看到来回焦急奔走的社区工作者,作为学生党员的他意识到自己应该做点什么了。第二天一早,他来到居委会:“我是党员,你们招志愿者吗?”伴随一旁阿姨“灵的、灵的”的赞叹,他主动担下了录入楼内居民情况的工作。当天下午,某楼栋经核查出现阳性患者,看到穿着防护服的社工手上拿的正是自己上午刚整理好的表格,陈泽突感自身责任重大。

  第三天社区全员核酸,他没想到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化身“大白”,穿上防护服、戴上N95口罩与其他志愿者一同组织居民进行核酸检测。一干就是六个小时,收工的时候,橡胶手套下沾着的一块块盐结晶和脸上的勒痕让他深刻体会到了一线医务工作者的辛苦。

  “和妈妈一同‘战斗’” 

  外国语学院2020级本科生杨欣怡住在闵行区七宝镇,申请离校返家后,她所在的小区进入封闭管理状态,开展核酸检测。她主动与正在担任小区志愿者的母亲商量,自己能否利用课余时间与她一同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工作,母亲听闻后表示欣慰和支持,随即帮她报名了志愿者,母女一同奋战在第一线。

  按照社区的统一安排,杨欣怡协助社区开展核酸检测采样工作。主要任务是维护检测核酸现场的秩序,帮助老人下载健康云并填写核酸检测报告申报表,以及组织和引导年老体弱等不方便离开住所的居民开展检测。

  在笨重的防护服与高强度的工作下,她的身上被汗水浸透,嗓子也变得沙哑,但她仍很高兴能够与母亲一同战斗,为奉献一份自己的青春力量。同时,她真切地感受到一线防疫工作者的不易与艰辛,她表示今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会继续报名参加志愿服务工作,用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

  “涓涓细流汇聚成爱的河流” 

  2月下旬,上海美术学院2020级研究生王思语从上海返回江苏宿迁,在结束了十四天的居家监测后,作为党员的她立刻响应泗阳县东光社区党委的号召,加入到社区防疫工作小组中。

  凌晨两点半,她接到社区打来的紧急电话,告知整个县城都要临时开展全员核酸检测。临危受命,她火速前往桃源新村集合点清点物资,并挨家挨户进行通知。早上五点,核酸采集正式开始。王思语一边负责登记采样信息,一边协助维护现场秩序。采样工作在大家相互配合下有条不紊地进行。上午十点半,整个东光社区的核酸采集任务全部完成。

  在这接近九个小时的志愿工作中,她见证了许多感动:一些年轻人主动与中小学生、老人交换位置,只为让他们能够早点上学、回家;工作人员人手不够,大家便自愿挺身而出,互相提醒佩戴口罩……涓涓细流汇聚成爱的河流,奔涌在这个小县城中。

   “有一份热,发一份光”

  家住浦东新区洋泾街道的经济学院2020级本科生张一刚一回家就迎来了新一轮的社区封闭。3月下旬,离校前已经在上大校内防疫志愿项目中拥有12小时志愿经历的她,选择再次穿上红马甲,与家人共同加入志愿者的行列。

  她主要负责在核酸检测队伍中维持秩序,协助老年人申请健康云预约码等。在这次经历中,她看到了社区工作者的艰辛不易,闭环中的他们24小时on call,清晨6点就开始在中心花园搭建核酸检测棚,凌晨时分仍在整理各户的检测情况。

  这次社区志愿服务经历也让她感受到来自陌生人的温暖,居民们自发为志愿者、保洁人员送去水果与牛奶,让老师和上网课的学生去队伍前端先行检测……歌曲《孤勇者》中唱到“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无数的社区工作者、志愿者、保洁、保安、居民都在默默付出,有一份热、发一份光,他们都是这场疫情阻击战的无名英雄!

  “往社区走”—微爱大义,闪耀光芒

  近日,上大共青团为积极落实团市委、市学联、市青年志愿者协会关于“爱心云托班”工作部署,迅速组建了一支近80名志愿者的服务队,线上对接30位宝山区一线人员子女,开展“一对一”课业辅导、兴趣课程教授和健康自护辅导。云端陪伴暖心守护,抗疫同心志愿同行。上大青年以实际行动,拓展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新阵地,为切实减轻抗疫一线人员后顾之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志愿服务小贴士:

  同心抗疫,众志成城

  校园中,你们是守护健康的温暖力量

  社区里,你们是逆行敢当的志愿榜样

  广大青年党员、团员积极响应号召

  到最需要帮助的一线报到

  时有所需,必有所为

  感动、疲惫、汗水

  终将汇成你我期待的黎明

© 版权声明
评论 抢沙发
加载中~
每日一言
不怕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 I'm afraid their surrender